意见反馈

韦 锦《是星星总要回天上(诗三首)》

今日好诗

2022-09-23 09:41:12


是星星总要回天上(诗三首)
                                                    韦 锦

第一首:无需还原的本质

题记:2018年5月8日,太平洋时间0时28分、北京时间15时28分,当代最具思想力的史学家刘泽华先生,在地球那壁去世。好友王洪波告知,在生命的最后时段,一位护工与先生成为忘年挚友。也许,这双向的、至为珍贵的临终关怀别有深意。本人作为曾得其著作滋养的私淑弟子,惊闻噩耗,始有精神孤儿的无助,乃至忧戚。转而憬悟,先生的此生和来生足以让人搁置忧戚,获取丰沛的力量。从薪火相传的角度,正应在接力的队列中振衣奋发,坚定目力所及的方向。谨奉此诗,以告先生。

为了让此生悄然结束,来生宁静地开始,
你把尾章和序幕,选在这星球背面。
夜色融进眼睛。因为黑,白更加白。
地球这壁,临终的黄河听到大海的喘息。

提前到达的天使,等在路口。
悉心护持,迎候你此生的降落。
目送你的身影,那面向来世的起程。
万千祝福,以渐缓的风吹,为你的从容拍节。
来路漫漫,连着支脉,流域,最初的源头。
规划中的行程指向更远的瞩望。
前人,后人,敬仰和对谈再不断流。
一个天使的出现,让你一路坎坷,
抖去风霜和感慨。

倾尽此生,透支来世,
你梳理这广大凌乱的家园。
清扫内庭,蛛丝,它的迷惘和凄楚。
你对人类的信心始于担忧。
你不事喧嚣的声音净化灰尘。为了
不确定性的消除①,你让琴弦自阳光里抽出丝,
让旷古的板结对应七彩的震颤,
琴弓找到紧握的手。
纷扰的世界,早该备好安静的耳朵。
 
清澈是你无需还原的本质。
一个疏浚河床的人,在深处留下脚印。
你是曾经,一直,将要。是持守和连续。
你是具体的血肉不提取概念。
一种坚信不拒绝修改。宏伟不惧怕重构。
你不屑清高。像先知不走出泥淖。
你不忍厌弃人世的浑浊。
你为远行的树准备泉源,暗河。
为无可避免的伤害推开提醒。

你的思想是有感情的思想,
你的感情是有思想的感情。
其实,人有思想已足够奢侈,
你情感的花园逐垄飘香。
腊梅的花瓣儿顶着雪。
井绳变成牵牛的触须,
辘轳去云彩里汲水。
你为那些多彩的灵魂树叶般鼓掌。
史学家的眼睛,一次次
忍住诗人的泪水。

此刻,你肯定在另外的次元,
天使的目光展开你的翅膀。
你依依不舍地飞升,频频回首。
这个被称作地球的星辰,
你越来越挂念,满眼忧伤并深怀期许。
你越来越远,它越来越小,
小得像一枚纽扣,在心口疼痛。

浩瀚的苍茫,落满微尘的深空,
它闪烁幽蓝的光亮,
像故乡的门环挂满露珠,
是永不黯淡的记号。
它等着你重临的誓约,
沙哑,固执,把呼唤压进叮咛,
把源源不绝的氧压进池塘。
它记着你的祝福,
把每一声祝福都点燃成灯火,
照着你归去归来不再单行的路。
2018年5月12日凌晨
2022年7月29日又改
————
①信息论的创始人香农认为,信息的价值在于通过消除不确定性而达到对事物认知的明晰。有人以此为定义,称信息即不确定性的消除。

第二首:是星星总要回天上
——献给作为诗歌编辑家的李小雨

职业选你,做陈旧的工作,做灯,做篝火,
一口气做到尽头。做灯不热衷指路。
漫漫长途,只为走在前面的人,
一回头不是只有黑;走在后面的人,
一抬头不是只有远。
暖融融的篝火,一甲子燃料统统耗尽。

是星星总要回天上。燕生,雷霆,作荣
和你一同劳作过,一个个先你而去,
天堂不再陌生。一行行诗,种成
一畦畦蔬菜,种成春天秋天都任性的树。
任性地开花,任性地不考虑结果。

一进天堂就有熟悉的容颜。
你让天堂更多亲切。
那个大眼睛的雷霆会继续呛你,
“整天磨磨蹭蹭,这会儿,
倒紧赶慢赶,腿脚麻利。”
你从不顶撞这个实符其名的大哥。
不必宽容,仅仅小胆就够了。

是灯火早晚总要灭。
一辈子絮叨,最终,撑不住了
却咬牙不说。都怪这幼稚可恨的名字,
让你怕问候和关心下成漫天飞雪。
怕我们看一块木炭,一截灯芯儿,
变冷,变瘦,变黑。

最后见你,烟熏般的脸色让人揪心。灯罩黯然。
而终究,你是小雨,你要独自,淅淅,沥沥,
千丝,万丝,下到腊月,下进小年,
下成一架竖琴,和时间拼耐力。
你肯定想不到,在预想中加剧的终结,
比预想还快。

好在临近终点的话语足够轻,刚好让人听见。
“依依不舍的担子该递给更宽的肩膀。
我看到了这样的肩膀。
我们吃力的事,他们也许轻松。”
越来越多的叹息越传越远:
哎,一盏灯,心里比外边还亮。
——————————
补记:此诗原题为《挽歌》,曾收入纪念李小雨文集。2022年8月28日,阿土高鉴(小雨夫)从“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栏再读经过修改后的此诗,来微信,说到小雨老师生前的一些细节,其音容宛然,历历在眼:读诗,非常感动。想起她兢兢业业读稿的样子,拿着笔就睡着了,床单上满是墨水印。当然,她完全习惯了,没觉得是件苦差事,吃着零食,哼着小曲,所以床单上也满是零食碎渣。在病房里也一直保留着这样的形象。她走后,我收拾病房,堆在地上最多的就是稿子。医生护士都惊讶不已,没见过这样的病人。有你这样的朋友,对她定然是莫大的安慰!

第三首:作为名词的一天

昨天,2021年1月29日,
它已不复存在。
像撕掉的日历。走远的风。
但作为名词,它还在我诗中颤栗。
打开电脑,它还强忍泪水。
结霜的枝头还挂满叶子。
我的写作刚到中途。幸好
刚到中途的写作把它抓住。
不然,它的背影会导致大面积枯萎。
未到来的日子
会一层凋谢盖住又一层凋谢。

2021,1月,29日。
阿佩从黄河入海口打来电话。
我把电话打给黄河入海口的惠平。
我想知道更多细节。
我得到更多悲咽。
在疫病切分的方格里,
夏日的痛延迟到深冬。
一只手插进胸口攥紧心脏。
毛细血管憋成针。我一身针孔。
电脑显示屏飘起雪花。
冰凌挤进窗缝。

一个叫王秀英的女人。
灰白头发,瘦高个子。
脚步比我母亲轻,说话比我母亲快。
她们恨一样的魔鬼,信一样的神。
亚平、惠平是她女儿,亦平是她儿子。
跟着一个教书匠,她从胶东到东北,
从东北到东营。灌铅的岁月拖在身后,
行囊里装满车辙。
76岁,死亡限定的时长,
对世界的进程未扭转1′1″。
却像古老的结绳在我心中留下记号。
无需血缘,无需纽带,
第一眼就认出她是亲人。
儿子叫她二姥姥。一条河把她叫做上游。
阿佩,阿年,我,作为她丈夫的同事叫她阿姨。
不同于大街上的敬语,是秉承原初的指认,
妈妈的姐姐,娘亲的妹妹。

人的义务做成神的天职,
她用卑微的劳作保全自己的高贵。
吃粗糙的饭,穿粗布的衣。
脏活累活,取消份内份外的界限。
接生。针灸。修复伤口和裂缝。
给瘫痪的孤儿擦洗身子。
给卧病的老人点起炉灶。
陪哀伤的人流泪。
给童稚的笑声更多童稚。
为别人忧心,比别人还上心。
她简单,干净,是推开云缝的蓝。
门第,财富,剥夺日出的早晨,
祭献后的手在忙碌中发烫。
她像雪天的井冒着热气,
掏不尽的爱,分发不完的甜。
像春天的车站,让人顾不上回望。

更多时候,默祷和唱颂交给夜晚的涛声。
她剧烈的思念怕打扰思念的亲人。
我们从黄河入海的水边,
搬到燕山南麓,大平原开头的地方。
我在摸爬滚打中踌躇满志,三杯烧酒忘乎所以。
去看望她的次数比候鸟还少。
多亏长长的电话线,
拉近嘴唇和耳朵,耳朵和嘴唇。
平静的夜,平静的涛声,
似乎,她会一直在电话线那端,
日子就这样长远。

没有一件惊人眼目的事。
只有一次惊动我的笔。
给我24岁的儿子采摘无花果,
在胜利油田西四生活区。
70岁,她不由分说爬到树上。
齐着二楼阳台的树冠不住摇晃。
满院子颤动不止的阳光。
这是我仅有的仰望,由于担心。
她在树叶间探出身子,
果实和笑声一同递到我们手中:“没事的。
登高爬梯,我习惯了,我属猴的呀!”
那一天,2014,6月,28日。
一棵无花的果树,树影婆娑,久久晃动在眼前。
我写下一些貌似田垄未长成禾苗的文字。

她知道,写诗是我的癖好。
我害怕粘腻、霉菌、口水浸润的垃圾。
垃圾尚可入诗。她想不到诗会写成垃圾。
她以为结冰的田野能挖出萝卜,土豆,
再黑的天空也挖得出星星。
她以为所有诗人都内心干净。
70岁还有7岁的天真。
她不为此害羞。不以此得意。
她很少留心我的诗和我诗中的痴妄。
她不会笑话我绕过千山,绕不出原点。
懂不懂我的诗她都懂我。
懂不懂我的诗她都不把我看轻。
她不是艾青的大叶荷,高尔基的外祖母。
她真实得让人无法虚构。

一个头顶三尺有神灵的人。
头顶的神灵是缓慢的光。
一声念诵成为主心骨,让许多
落山的日头度过黄昏。
一家数代,数代数口含冤受辱。
心的尊贵成为受难的根由,
她不让恶人的名从口中出入。
她羞于诅咒。她不给来生变狠的余地。
她认定的命让黄连不再叫苦。
识字不多的手只写谦卑,祝颂,白菜,冻梨和米。
面对冷风,霜冻,她转过身,留出后背。
她把炉火照料得更旺。

她不说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同一条路。
她说上坡的路比下坡难走,
上坡的路走不到黑。
她没有圣徒的喧嚣和急促的喘息。
她是流落民间的灯盏,让民间不等同深渊。
她的眼泪想稀释泉的苦涩。
她的手印止不住墙皮的斑驳。
对加害者的报应,也视若自己的罪过。
这近乎自虐的良善让我着急。
我常生出歹毒的念头,
对那些露骨的牙齿,藏起牛角的恶棍,
对那些油头粉面的鬼魂,
加一轮拳脚,抽一顿鞭子。
我转瞬即逝的愤激她从不当真,
她一如既往做她的傻事。
为此,我发誓,要执拗一生,
在不宽容的位置替她坚持。
甚而,锱铢必较,
小事也不弄成眼中的沙子。

而她每次晚祷都增加新的点燃,
不用姓氏,只需昵称和小名。
一团炉火,火苗不断扩展,
暖着越来越多的灯。
在雪中发热,在我诗行间闪烁。
风吹不熄。雨打不灭。
她自己却在半年前骤然停下。
引擎放弃开关。结束不等到落幕。
反来复去,惠平说,最后的瞬间她依然话声朗朗。
一碗馄饨吃下一只。灯油耗去一分。
惠平说,最后的瞬间好像只迎来一阵夏凉。
她躺下,枕高,目光停在远处。
似乎熄灭不过是看到一条路的全程。
是翅膀不担心融化。归途不倚赖火把。
燃烧在剔尽烟尘后,不耽误起飞。

此刻,作为名词的2021,1月,29日,
她站在天堂二楼的阳台上,
鬓角洗净浅灰,对尘世的牵挂在眼中留痕。
她告诉我,天堂里通用的金币是文字。
天堂里的金币不笑话诗人。
天堂的冬天没有光秃秃的树,
因为谁都记得,侮慢的眼睛随即干枯。
渺小的草也翘起尾巴,各有尊荣与名号。
天堂的幸福触手可及,但须掂起脚尖,
或把鼻子插进流水。
她的语调带着从未有过的轻松。
时断时续,像连绵不绝的雪,
给折叠成页岩的纸,给折叠在白中的黑加力。
让我忍住眼压升高的泪水,忍住心头的血,
越过沼泽地的泥泞和一代人的轻薄。
春归的斑头雁飞回旧年的林带。
雨落进新翻的泥土。

而她左手左侧,一边凋谢一边开放的花蕾,
是一些日常的道理不特意铭记:
你通往天堂的台阶只缺你一个人的砖块。
天堂不分门里门外。
你的台阶是留住你的珍惜。
停下更名为定格。转身免于错过。
深藏万物的诗行臻于极致。
速度取决心念。能量取决质量。
对于降落足够重。对于上升足够轻。
2021年1月30日写
2022年7月30日改



(编辑:张坚)

注:本网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凡本网转载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等文件资料,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